首页

优美之家论坛sm

时间:2025-05-28 20:02:07 作者:中国科技馆与北京市东城区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 举办中小学数学节 浏览量:43494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5月27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为深化馆校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探索馆区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馆区协同 科创未来”东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主题活动暨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5月26日在中国科技馆举办。

  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与北京市东城区教委正式签署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合作框架。双方本次围绕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开展合作,旨在构建“馆—区—校”三方协同模式,促进馆校合作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学教育实验区样板间的全新探索。

签署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合作框架。中国科技馆 供图

  根据最新签署的合作框架,未来两年,双方将重点围绕“教育资源共建、师资队伍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和合作机制创新”四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跨学科馆校实践课程群,搭建数字资源平台,打造高水平科学教育师资团队,探索创新科学教育机制与模式,打造中小学区域科学教育中心。

  在随后的聘任仪式上,东城区教委、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聘请中国科技馆正高级工程师和科技教师,分别担任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导专家和科技辅导员,为区域科学教育师资队伍注入新活力。

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 供图

  此次主题活动以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为契机,一大亮点在于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以科技馆展区为教学场景,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展示涵盖数学、物理、通用技术等学科的8节特色展厅沉浸式科学实践课程。

  其中,《司南启智,北斗领航》将科技馆丰富的展陈资源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结合导航技术自古至今的发展,启发学生认识智能信息系统,展现校外科学教育的独特魅力。

  《魔法师的彩虹花园——色彩的秘密》突破单一学科框架,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多领域知识,践行“学科无界”的教学理念,通过趣味实验解析色彩背后的科学原理,让学生在跨学科实践中感受科学的多元性与关联性。

  活动中所有实践课,均由学校教师、科技馆科技辅导员联合教研开发和实施,教育专家、教研员、科学家共同指导,是区域科学教育中心搭建平台,开展多主体协同、多场域实践的生动写照。

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 供图

  中国科技馆介绍,自2009年新馆开放以来,该馆高度关注发挥科普资源优势赋能中小学科学教育,逐步构建“馆、校、师、生、课”五位一体的馆校合作科学教育模式。

  近年来,中国科技馆积极联合教育主管部门、科技馆体系、中小学校等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创新和模式探索,实施科技馆体系协同开展区域性科学教育中心建设、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等项目,切实发挥科普阵地和校外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重要作用。(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受贿1.08亿余元!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如桂一审被判无期

谈及中法关系发展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卢沙野说,法国是欧洲大国、欧盟大国,中国希望法国能够在欧盟中发挥带动作用,引领欧洲其他国家消除对中国的误解、疑虑,使中欧关系走上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

河北景县:用“科技之笔”绘就多彩“春耕图”

近日,随着货轮驶离港口,海南欣龙无纺股份有限公司一批货值13万元(人民币,下同)的无纺布出口运往国外。这已是该企业今年连续出口的第59批产品。

儿童小说《狼洞的外婆》用丰沛想象传递成长和亲情的力量

近期铜价飙升,引发全球投资人关注。4月19日夜盘,沪铜主力合约突破8万元/吨大关,站上80170元/吨的高位,创下2006年以来新高;外盘方面,LME期铜当日收涨报9876美元/吨,两日连创近两年新高,高盛近期更是喊出12000美元的12个月目标价。

安徽“大黄山”康养文旅建设再“吸金”超125亿元

当时,工业机器人因制造业发展而得到广泛关注,面向大众消费者的服务机器人产业环境却还十分匮乏。让机器人手脚动起来的秘诀是“伺服驱动器”,也就是机器人的“关节”,那时只能从韩国、日本、瑞士进口,一个关节动辄上百美元,而制造一个机器人需要十几个关节。产品如果想实现量产和商业化,必须自主研发,突破国外技术壁垒。

商务部举行例行记者会 新任发言人何亚东亮相

招商银行金融科技办公室主任高旭磊表示,该行将持续探索在简单劳动场景中,运用人工智能大面积辅助和替代人工,在一些原先认为只有人类能从事的智力高密集领域,依托新一代AI技术,实现对人的有效智能辅助,推动人工智能成为招行智慧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